百年荣光,青大担当 | 张嗣瀛:赤心报国,行为世范
张嗣瀛,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他成功解决了国产反坦克导弹“红箭—73”脱靶问题,筹备成立了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并带动我校系统科学学科发展壮大。张嗣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爱国、报国、奉献始终是涌动在他生命中的血液,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情怀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崇高品德。如今,在青岛大学,张嗣瀛的名字已化作一种精神象征,感召和教育着一代代青年教师和学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优秀共产党员、自动控制专家张嗣瀛院士的故事。
张嗣瀛曾在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初一。但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山东,学校南迁到了四川绵阳。因此他剃去长发,换了身份证,改扮成学徒,只身离开家人,经徐州到西安,然后经宝鸡入四川,最后抵达涪江之滨的绵阳,找到了流亡中的母校。在流亡过程中,年轻的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也目睹了自己祖国的累累伤痕。当他第一次看到在战壕里的中国士兵时,他流下了眼泪。
1945年8月,在从重庆到宜宾的船上,他听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在全船沸腾,鞭炮齐鸣时,他又一次流下了眼泪,这是为期盼中的和平和胜利终于到来而流下的热泪。这些经历都在他年轻的心灵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张嗣瀛说:这是我和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经历,让祖国强大不受欺侮,成为我们一生都在发奋学习、扎实工作的内在动力。
1950年张嗣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正值解放初期,政治运动很多,如三反、五反、肃反、思想改造等,白天、晚上几乎都在开会。他的教研室承担全校基础课《理论力学》的课程,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备课读书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夜间。由于当时物资供应紧缺,经常是饿着肚子熬夜,有时是整宿将自己埋在计算公式和推演上。
在这种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他自学了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等等,其中包括论证推理的思维方法,这等于额外找补了四年时间,又学了一次综合性大学的数学课程。期间,他还阅读了大量俄文资料,对苏联李雅普诺夫的稳定性理论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以此确定了以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
就是这段无人指导孤独的探索,为他此后的留学和一生的科研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天窗,而当时在国内还很少人搞自动控制研究。
在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派出了一大批优秀学者赴前苏联学习他们的建设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张嗣瀛就是其中之一。从迈出国门的那一刻起,张嗣瀛就明白自己此行去干什么,更感受到身后祖国热切的眼神。苏联留学期间,他恨不得将时间掰成两半来进行学习和科研。张嗣瀛回忆说:“我只有两年时间,每次组织留学人员去伏尔加河、列宁格勒等地的参观、旅游,我都不去。我们的宿舍每层都有一间小俱乐部,每周都有舞会,我也从不参加。我没有寒暑假,我要把这两年当在国内的四年用。”在张嗣瀛废寝忘食的努力下,他出色地完成了在苏联两年的留学学业,到回国前,他围绕“有限时间区间的运动稳定性”这一课题,完成了三篇论文并将其发表在《应用数学与力学》学报上。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到莫斯科大学接见在苏留学的留学人员和学生,张嗣瀛和同学们一早就去了大礼堂,亲耳听到毛泽东主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演讲。后来张嗣瀛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这是让我热血奔涌一辈子的经历,我铭记于心,终生难忘,60多年过去了,好像犹如昨日。”毛主席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张嗣瀛想要为中国科技发展奉献一生的决心,他想要把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献给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国。
1959年7月张嗣瀛回到了祖国,继续科研工作,并在自动控制学科上颇有建树。1974年他开始参与反坦克导弹“红箭-73”的研制工作,成功解决了导弹脱靶问题,实现在国家靶场3000米距离正式坦克打靶中十发九中,“红箭-73”正式定型生产。
张嗣瀛在国内最先倡导稳定性、微分对策、复杂系统的对称性及相似性等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方向,并均有所发现也取得了新成果,对推动我国控制理论及系统科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7年,他执笔出版的《微分对策》(科学出版社)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微分对策的专著;1986年,他创办了《控制与决策》学报并任主编,为国内控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园地,如今,此学报是国内四个自动控制方面的学报之一。1989年,他又创办“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这已成为国内两个全国性年会之一,而且已成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一个子系统,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一千余人参加。
他更是殚精竭虑地把心血倾注在年轻人的培养上,他培育出的一批研究生中,有的挑起了国内某些科技领域的重任,有的成为科教界的中坚。在他迄今为止的教学生涯中,已培养了博士后20余人、博士50余人、硕士60余人。其中三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不少人成为相关领域的中坚和带头人。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张嗣瀛深情地说:“我这一生很庆幸,亲眼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尤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0年GDP超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如今,已是日本的两倍多。”他说:“从大学时代,到在东北大学任教,再到我93岁的今天,爱国,盼望祖国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一直在我的心中涌动着,并鞭策着我不懈努力。如今,又身处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我希望我能多活几年,多看几年,看到我们超美,看到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看到我们强大的航母舰队,看到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我们的科研有少量已进入世界前列,如量子纠缠,量子卫星。我希望看到在多个领域我们的科学研究引领世界!”
1999年的秋天,当从沈阳飞往青岛的航班进入青岛的上空时,一位衣着简朴,精神矍铄的老人,正从舷窗充满深情地俯瞰这并不陌生的景色。六十年前,他曾在这座城市读过一年的初中,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大海,并被大海的博大浩渺而不知疲倦所深深吸引。此后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山东大地,迫使他离开了这座拥有大海的城市,开始了一段艰辛的流亡求学历程。而今天,他作为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的一名教授,又回到了这座城市。
当他的脚步一踏进青大的校园,他便对迎接他的校领导说:“我不是来养老的,我是来工作的,我要为青大干点事。”
他的确不是来养老的。
来校不到两个月,他就筹备成立了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并任所长。此后他着手主持申报“系统理论”硕士点及博士点,并获批准。他主持引进了一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了一支完整的学术团队。他在2004年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报并任主编,亲自审校每一篇刊发的论文。如今,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入编为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
在他来校后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一个研究所、一份学术刊物、一个博士点、一支人才队伍、一个人才培养基地在青大诞生了——这就是被大家称颂的张嗣瀛院士的“五年五个一”。2012年“系统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功获批,并在全国高校系统科学学科排名评估中位居第四;此后以自动化学院为主的青岛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2018年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2020年,我校系统科学学科入选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全国第二。
张嗣瀛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青岛大学的其他学者与青年教师。他将他一生的科研经验无保留地与师生们交流,经常通过座谈讨论和个别指导的形式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就树立科研志向、研究生科研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我校复杂科学研究所教授陈兵回忆道:“在讨论班上,张老师总会针对我们所做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重要学术问题,而且往往切中要害。这就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少走弯路,在后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更加严谨。”自动化学院院长于海生教授曾这样评价张嗣瀛:“张院士是我们团队的灵魂人物,也是我们科研与育人的榜样和指引团队前进的旗帜。在学院和团队的发展中,张院士的品与行,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自动化学院林崇教授说张院士的教诲让他受益匪浅,“张院士勤奋敬业的教风、专注严谨的学风,真诚务实的品格,丰富了我对‘师者’的理解。”
作为一名党员,张嗣瀛深知祖国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因而他尤其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孜孜弗倦,可登堂奥;涓涓不息,而成江河”,这是他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他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不为利所动,不为权所倾,不为名所累,不为位所争。”这既是院士对青年学子们的教诲,也写照了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人生实践。这是他一生的坚持,也是他对于年轻学生的期待。他的这种治学和做人的态度已被他的弟子们奉为圭臬。张嗣瀛院士的学生、我校经济学院副教授张东玲在回忆中讲到,她至今难忘张嗣瀛院士拄着手杖,并时不时弯着腰蹲在地上用A4纸为大家演示分型理论的情景。“即使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获得无数的荣誉,他还那么认真严谨地为我们授课,这深深地影响了我”,自那时起,张东玲就希望成为“张院士那样的能打动学生的老师”。陈兵教授也提到张嗣瀛院士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浮夸。在他对自己的一点工作自鸣得意时,张院士当即给与了严肃地批评,同时告诫大家说:“牛顿那么大的科学家都称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婴儿。做学术研究一定要严谨细致、谦虚谨慎,学术评价应当由同行来评说,不能自己吹嘘”,这些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张嗣瀛院士的学生中多人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与他传承给大家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无关系。
张嗣瀛院士九十多岁时仍在学习在研究中遇到而自己没有学过的知识。他还像一名正在求学的青年学生一样,做数学题、翻书页、记纸片。在他家里,窗台上、桌角、床头等一些地方都放置着一些纸片和笔。他说,年龄和腿脚不便,他在休息或活动时有时会有新的问题和想法闪现,这样便于迅速把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张嗣瀛院士所透露出的精神,已远远超出他具体的科研成就。“处事如春风,律己以秋风”这是中科院院士戴汝对他的评价。
正是张嗣瀛院士这日复一日的忘我的学习、工作和思考,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在他的带领下一直在发展壮大着,形成了一支年龄、专业学科、研究层次都相对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该学科在复杂网络、复杂系统的分析与控制、系统工程、信息处理、社会经济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张嗣瀛以他对科研工作的热忱和对学科发展的高瞻远瞩,以他对青岛大学的热爱,实践了他的承诺,他的名字已铭刻在青岛大学发展建设史上。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曾评价道:“张嗣瀛院士,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爱国奋斗的典型,他是为学为师的典范,他是爱岗敬业的楷模,他是每一个青大人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2013年,张嗣瀛被授予青岛市科技最高奖,获奖当天,他将获得的5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助困励志奖学金,以奖励家庭困难、学习优秀的在校研究生。“功高桃李多,春风岂吹老”,前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对张嗣瀛的赠言似乎可以作为他晚年的写照。
2018年12月4日,青岛大学党委下发《关于开展向张嗣瀛院士学习活动的通知》(青大党字〔2018〕42号),号召全校广大师生学习张嗣瀛院士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爱党爱国、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优秀品质,严谨笃学、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爱生如子、潜心育才的道德情怀。
2019年10月4日张嗣瀛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来函、来电、敬献花圈等方式,表达对张嗣瀛院士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
张嗣瀛院士一生艰难与奋斗贯穿始终,理想与热爱常伴左右。炽热的爱国情怀,像血液一样涌动在张嗣瀛的生命里,他在简朴的生活中,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工作着,勤勤恳恳、默默无声地献身于祖国的科研和学校育人事业,尽心尽力做好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发扬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向全社会传递出了强大的正能量,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学习。
一百年峥嵘岁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勇于担当、忘我奉献,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今天,我们重温张嗣瀛院士的事迹,就是要从张院士身上汲取爱党爱国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斗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百年荣光 青大担当”人物系列回顾▼
封面 / 黄晓滢
文字统筹 / 王晓洁 赵心书
视频及部分照片提供 / 王镇岭
视频剪辑 / 尹晓嵋 魏秉扬
编辑 / 赵心书
审校 / 王迎新 周莉娜 覃梦婕
责编 / 魏喆吉 魏小平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新浪微博:@青岛大学